今天我们将向你介绍,为设计建立颜色系统需要用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UI色彩地图。
它可以帮助你在设计、迭代色彩系统时,更好地在品牌、现有的设计规范、易用性要求、产品目标和行为心理导向之间找到平衡。
如何运用色彩地图
UI色彩地图包含两个部分,灰阶和彩阶。
两者的排列规律都是越往上越是容易引人注意的颜色。(色彩地图包含波长为400-700纳米的颜色,因为不包括非光谱颜色,所以没有棕色、粉色或红紫罗兰色)
虽然科学研究显示,我们每个人对颜色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我们可以将这张UI色彩地图看成一个大的方向指引,再在每次的设计中不断细化对色彩的定义。
举个例子,在光谱颜色中只有几个是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颜色。而这其中的蓝色、绿色,就是属于既能吸引人们注意,同时让人们处于舒适区间的颜色。
而暖色与冷色相比,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提高其内容的凸显度。所以当遇到重要的任务,如危险、障碍,我们可以用红色来吸引用户注意力并激发用户的紧迫感。
调整颜色层级
UI色彩地图让颜色可以像文字一样有梯度层级(如H1、H2、H3…)。
如果想要提高色彩的层级,我们可以在地图顶部的红色区域中选择;如果想降低色彩层级,则是往地图中部的冷色移动,甚至再下移到底部的灰色区域。
比如让色彩系统中的红色,可以压倒其他所有颜色;让绿色比蓝色更明显;让所有彩色的强调色比灰色更引人注意。
建立颜色系统
我们可以从白色背景开始,设定页面中所需的灰色和彩色部分(强调色)。
对于灰色部分,我更喜欢建立在黑白灰基础上(而不是混有其他彩色的灰),以保证画面具有干净的结构美感;对于彩色部分,我们可以寻找具有明显对比度的强调色,然后使用无障碍设计标准进行检验和校准,直到色彩的对比度能符合AAA标准。
当然这需要很多工作,但如果做得好,你会拥有一个强大的颜色系统并为你服务很多年。
提升颜色可识别性
其实色板中默认的红色(FF0000)和绿色(0AFF00),对于色盲的人会难以识别。
UI色彩地图中标明了最普遍的色盲区(如红绿色盲),让你明确哪些颜色是难以被识别的,所以对于这个色盲区里的颜色你需要谨慎使用,尽量在设计中减少这些颜色的出现,避免将认知关联归因于这些颜色。
当然,在我们设计色彩系统时还会受到更多标准的限制,如品牌、现有的设计规范、产品目标、用户情感等等,但可识别性标准的优先级永远是排在第一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色彩与用户情感间的关联,可查看我们之前分享的文章《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从科学角度验证,色彩对用户情感的影响》
在 SDL艺术实验室 公众号,
回复“ 地图 ”,即可获取色彩地图模版
+++++
本文由 SDL艺术实验室 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lgcTrBPWrphLJac88PK5A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