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时尚 —— yami kawaii。
谁能拒绝可爱风?
特别是来自日系的可爱风。
无论是能引起亚洲风潮的日系杂志风穿搭;还是洛丽塔风。还有就是源于日本的 kawaii 风格,都有一个独特的属性:可爱,看着甜美。
但最近有一股暗黑风潮,正在侵袭这样日系可爱穿搭风格,悄然在日本心斋桥开始扩散逐渐蔓延开来,它就是病娇时尚 —— yami kawaii。

看着很可爱啊,穿成这样的都是软妹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正常的 kawaii 风格。
而这,就是病娇风格:

细看她们的配件在原有的可爱风甚至漫画风上,添加了针筒、骷髅骨头、疤痕绷带、假血液等暗黑元素。
这种风格会出现在 T 恤上,上面写着「我想死」或「杀了你」,类似的黑暗而可爱的主题贯穿始终。

病娇男孩或女孩通常会再加上重点涂抹在眼睑下的腮红,增强了令人沮丧的眼睛,也成为了病娇妆容的重要标识。
这一套穿搭加妆容整体,形成了独特的病娇时尚。


关于病娇妆容,国内是先从韩流女明星泫雅的妆容仿妆,开始流行起来的。
下眼睑如发烧一样的重度腮红,还有可爱的发饰,大家都称这叫「甜丧妆」。但如果深入了解这种风格的由来,它就是起源于日本心斋桥的病娇时尚。
病娇,Sick Cute,通俗来说就是崩坏了的小可爱。
它一定是个可爱的,但同时又有精神异常的状态呈现,形成极度反差。这些通常会在大面积粉色的装扮下,通过黑暗元素配件去做体现。
但这样的病娇时尚,又和动漫小说中的「病娇」又有点不太一样。
动漫中的「病娇」更多是感情上的病娇,对于暗恋对象有偏执的占有欲,透过和平或血腥手段来铲除所有情敌,以保护自己的「爱情」。

但本身的病娇没有那么极端,也没有那么妖魔化好吗?它是围绕着心理健康的黑暗主题,但更多是关乎于自己。
病娇时尚爱好者或参与者,他们多多少少只是想通过暗黑元素的穿搭,在无言中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心理状态:我生病了。
虽然我们觉得日本人的脑洞很大有时还很变态,但在日本,如果心理不健康,有抑郁倾向和精神状态异常,仍然是一个禁忌话题。
面试时如果发现有隐瞒过自杀倾向行为,会有被否决的可能,甚至入职后才发现的话,会有被解雇的可能。

前两年一个叫 Hanayo 的 90 后模特,在一个鼓吹「包容」、「多样性」的选美节目自爆有自杀经历,随后她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但后来的她还有持续在 ins 上 po 照片,主要都是病态时尚、可爱、励志生活的分享,也就是纯粹的 yami kawaii 风格,收割了大量粉丝。

每当她收获到粉丝给她的鼓励, Hanayo 都会感觉到温暖和被治愈到。
而且穿得可爱,Hanayo 本身也有被治愈到。
卡哇伊在日本并没有负面的含义,它只是一种纯粹的快乐的可爱感觉。
是表达了一种去吸引别人的渴望,想接近其他人,想寻求治愈。

病娇时尚也许是一昧良药,可以帮助那些在日本社会中无法公开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或者有些更严重疾病的人。
当你很难自爱时,自愈变成了一种非常勇敢的行为,这就是 Yami Kawaii 想表达的。

Hanayo 也希望她的粉丝们都能感觉到快乐,于是就在 Yami Kawaii 这样的风格中找到了支撑自己的力量走下去。
在精神压抑的日本社会,由于常年缺乏家庭关爱、和社会压力之下,有抑郁症和有精神病症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数。
在病娇时尚圈一位非常出名的艺术家 Ezaki Bisuko,他童年时父母在离婚后就对他不管不顾,他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孤独世界中。
但也因此找到了出路。

Ezaki Bisuko 的心情都在他的作品里。他创造了病娇时尚的风向杆,一个叫 Menhera-chan 的可爱女孩角色。
Menhera-chan 经常被绷带和可见的伤口装饰,并被黑暗的思想和感情所折磨。会和有同样黑暗倾向的小伙伴组成一个绷带 3 人帮。
一起捣蛋,一起成长,就连不健康的黑暗心理,在这 3 人帮里都能找到情感共鸣。
这也是 Ezaki Bisuko 自己所渴望的:无法改变童年创伤事实,但可以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最好是有小伙伴陪在身边,不孤独的那种。
他想以一种非常明显的方式揭示日本有很多人都在为精神健康问题而苦苦挣扎,就像他自己一样。

可爱和暗黑自杀元素,本身就是对立面。
但艺术家 Ezaki Bisuko 就是做了这样的矛盾融合,让心理上的不适感,通过穿着展现出来,把这样的矛盾冲击外显化带到日常生活中。
告诉大家我病了,我们这群人病了。


就像多变的穿衣风格。
T 恤、Oversize、健美衣、碎花连衣裙…… 总有一种风格你穿上身时不只是觉得舒服,而是会觉得:「这就是我啊」。
而对于有抑郁心理和负能量心理的人来说,穿上病娇穿着,他们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穿衣方式,完全不别捏那种。
当他们在精神上还无法完全自由时,病娇时尚成为了宣泄出口,通过穿着方式去展现自己和发现美学。
勇于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有些人说这是逃避的方式,但逃避可耻并不可怕,他们得尽一切可能去治愈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