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德地图奥运彩蛋
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很多产品也在这段时间上线了与奥运相关的彩蛋设计。高德地图上新奥运彩蛋的版本,打开高德地图后缩小到查看全中国的版图时,会出现满屏奥运火炬,并且还有奥运加油弹幕飘过,满满的仪式感,每次有重大节日或者事件时都会缩小地图看一下高德地图会做出相对于的元素设计,有种“拆盲盒”的体验设计感。
设计思考:互联网的应用本身就不应该是“冰冷冷/不接地气”,因为我们设计出的应用是给“活生生”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人使用的,往往这些意想不到的小惊喜/小细节却最能打动用户内心最柔弱的心理防线,它可能会让用户瞬间对你应用的好感提升一个度,从而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价值。
人们大多数的碎片时间都喜欢听音乐来消磨时间,大多数都想在特定的场景下,播放符合的歌曲,比如坐车时候就要听一些伤感的带着耳机靠在窗边体会那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QQ音乐在首页设置有个性电台的可以选择适合场景系统自动为用户匹配适合的歌曲,有种开盲盒的惊喜感。
设计思考:从场景出发,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变动,分析这些场景变化会对用户情绪会作出哪些改变。
3.每日故宫
「每日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出品的一款日历App,它会在每天都为你推送一件故宫的藏品,部分文物还有工艺要点和背景介绍。发现喜欢的文物,还可以记录自己的心情,自动生成精美的分享图片,分享藏品是还可以放大图片细节去分享。里面的设计风格和调性都是符合产品主题满满的中国风。
设计思考:产品的整体设计符合调性,风格的统一一致,用户才会有沉浸式的体验。
4.钉钉工作台
钉钉作为面对B端企业使用,需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的职位设计不用功能入口,产品功能非常复杂臃肿,因为职业性质不同所用的功能操作的频率也不同,工作台界面用户可以去自定义常用功能,点击添加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功能添加进入,自定义自己的工作台,很大的给用户自主性,方便用户的操作使用,增加对产品的友好度。
设计思考:增加产品的易用性,用户自定义操作设置属于自己高频操作的工作台,提升产品使用率,易用性。
5.淘宝新增地址的智能填写
当我们在给别人邮寄东西时候,别人发过来相关信息需要我们自己手动去添加信息(姓名,手机号,地址)往往来来回回重复好几遍才可以填写完成,还得核对担心自己填错,现在增加智能填写,直接粘贴地址信息,可以自动识别姓名,手机号,地址,点击完成直接填写完成,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设计思考:AI时代可以让产品更加智能,让用户更简单更方便完成操作,更好的应用技术能力,让我们设计的产品更好的理解语言,理解用户。
6.夸克doodle
夸克doodle是夸克专门为一些庆祝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这些特定的主题设计制作图案,做出迎合主题的创意设计(静态图/动态图),并且每个doodle点击进去可以查看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介绍科普,展示产品的人文情怀也可以科普很多小知识。
设计思考:这些设计彩蛋增加产品的趣味性的和情怀,这些设计彩蛋与主题的巧妙结合不会过于刻意又能带来小惊喜,增加了情感化的设计。
7.高德地图视觉障碍设计
对于色觉障碍的人士来说,在生活中颜色虽然实实在在的存在一些障碍,可颜色依然是区分不同类数据的一种简单快速的表现形式。高德地图色觉无障碍配色完全参照了红绿色盲人群的可视色谱来进行选取制作的,建立了方便特殊人群理解与看懂的独特“配色逻辑”。切换了色觉无障碍模式后,色觉无障碍地图在红绿色盲模拟视图中显示与原始视图并无差别,完美适配红绿色盲人群的阅读使用需求。
设计思考:作为互联网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胸怀,站在更包容跟高远的位置去思考看待我们的产品和设计,不仅仅是色觉障碍人群,我们应该挖掘出更多隐藏在身边的障碍用户,并探索出更多有效途径与方法来提高他们与现代网络世界的交互效率和舒适度。
8.爱奇艺“奇观”功能
爱奇艺的“奇观”功能,通过整合多项先进技术,支持即时识别和搜索视频画面信息。“奇观”是连接用户和视频之间交互的桥梁,借助AI的识别能力,通过用户一键选择,即可对观影过程中的人物、明星、卡通角色、BGM、台词的识别。当我们在使用爱奇艺时,如果看到喜欢的演员,BGM,台词感兴趣,直接点击左侧的按钮识别就会出现类似百度百科的东西,省去了退出后-打开搜索-查看结果的过程。
设计思考:通过用新新技术的接入,让用户缩短查询路径和时间,满足用户从视觉观看到内容查找一体化流程体验服务流程,让用户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观看,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9.哔哩哔哩密码输入
哔哩哔哩在输入账号密码这个操作时,背景中的动漫人物会捂住双眼,整个密码输入的流程操作和其他产品并无太多的差异,但是因为这个捂眼睛的细节变化,会给用户强大的心理暗示,让用户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保护和尊重而产生安全感和对产品的信赖,拉升提高了对产品的好感度。
设计思考: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保护,我们在打造产品要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的内心预期,更好的提高对用户的隐私保护,以此来加深用户对于产品的信赖和好感度。
10.微信的多码识别
记得在刚开始工作时候领导给的一个需求做一张宣传图里面要放两个二维码,然后用户长按识别进行下一步,当时却发现微信同时识别两个大小一致的二维码会出现偏差无法精准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微信对这个功能做出了更新优化,当我们识别多个二维码时,可以让用户去选择哪个码。
设计思考:扫码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高频操作,往往我们在付款或者识别时候会出现多个二维码的情况,我们在优化自己的功能时要多结合实际场景出发,不断精细化打磨,让产品设计更好,更简单的方便用户的使用与生活。
11.饿了吗分布式布局加载
在使用饿了吗进行栏目的切换时,用过分布式的加载方式预先加载页面框架然后加载内容,在内容未出现前通过占位符的方式展示,优先加载占用网络资源较少的元素,减少用户的等待心理,占位符的方式可以让用户提前了解到页面整体的展示样式效果,给用户加载好的错觉。
设计思考:避免用户等待的焦虑,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通过技术的方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及时的积极反馈内容可以减少用户等待焦虑。
12.饿了么去凑单
在我们使用外卖平台去点餐时,往往会在以下场景下出现凑单提醒:未满足外卖最低起送价格时;超过外卖起送价但是没满足活动时,点击“去凑单”,凑单所推荐的菜品单价较低,并且价格由低到高排序,给顾客提供更全,更丰富的凑单商品,这种展示方式,可以让用户花费最少的时间和金钱完成交易。通过凑单去提升店铺下单转化,让用户花费最少的时间和金钱促成交易。
设计思考:用户在选择产品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一定是希望感到非常好用,用的舒服,并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凑单虽然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最终也达不到实际效果,因此好的用户体验才更受用户喜爱。
13.QQ音乐开通会员提示
当我们在歌单列表中有需要开通会员才可以听的时候,QQ音乐会在歌单列表上做出开通会员的提示,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候如何才可以让用户自愿自动的充值消费,现在常见就是首月超低金额/免费试用,体验会员的优势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引导用户连续包月操作。但是如何委婉的提醒用户充值会员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提醒又不可以太明显,打扰用户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QQ音乐通过在特定的环境下告诉用户不充值会失去什么,通过这样的营销模式刺激用户去主动充值。
设计思考:当我们在思考导流类设计时,大多数设计师采用的方式是弹窗和提示。其实我们可以思考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需要该功能,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刻给予引导才是最有效的引导。
14.微信手机充值提示
微信手机充值时,当我们输入不在通讯录的号码时会在号码底部标红显示“不在通讯录”提醒用户,选中充值金额后,微信通过弹窗显示手机号(不在通讯录)做二次提醒,极大避免用户因为手机号输入错误而造成金额的损失,最大化的保护用户的权益。
设计思考:当涉及到金钱交易的时候要格外的敏感,各个节点操作提醒都要做到,辅助用户完成最安全的交易,避免用户在产品使用上造成损失,给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
15.微信点击底部快速定位未读消息
大多数人的微信都加了一些屏蔽的摸鱼划水群,大多数群聊很多消息覆盖很快,往往一屏上面都是群聊消息,当我们有联系人给我们发消息,可能没有即使回复,这是往往会被一些不重要的群消息挤到下面,当我们不忙时候想起要回复时,还得去滑动消息列表去找,微信在底部操作栏双击联系人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未读消息人列表,在双击后显示的内容也是有逻辑设计在里面,最先显示优先级为联系人消息;其次是公众号消息;当里面无消息提示时双击定位到屏蔽群消息内,再次双击跳转下一个(PC端的微信双击也可以实现这样操作)。
设计思考:当产品满足用的需求,解决好用户痛点时,我们可以在功能使用操作上做出一些新的惊喜设计,让用户在使用中收获意外的惊喜满足,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
16.微信撤回
微信撤回这一功能对于经常手误的用户比较实用,给他们提供了补救的办法。之前的撤回消息,点击重新编辑时会覆盖掉我们对话框已经存在的文字。而现在微信撤回后再次编辑不会覆盖掉之前对话框已有的文字,而是将撤回的文字放在对话框后面。这样不会把用户辛苦编辑出来的字覆盖掉,保留了用户的劳动成果。
设计思考:功能的优化更符合用户的操作设计逻辑,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